問:馬雨沛
答:李家同
剛剛講有一些教育的方式的不適當,會讓大家有很大的挫折。但是這一
部份好像不太是我們教育的評量的部分,所以有一個網友特別問到的是
「快樂學習」。
他提到說,英文是該學的、理財也是該學的,好像都是設定好該要去學
的。那「快樂」是不是該學?是不是有學習的辦法?所以他說,這個網
友從小看李教授的書長大,帶給他很多的感動,他說「每個人都希望能
夠得到快樂和幸福,避免煩惱和痛苦,但是現在的教育多半強調在知識
還有技能上的增長及培養,相對來說,道德跟品格,還有快樂跟幸福就
好像不是我們在教育裡頭強調的重要目標。」
所以這位網友認為說「快樂是需要創造的、幸福是需要耕耘的、愛人也
是需要學習的」,所以他想問,是不是能夠讓孩子學習怎麼樣去創造快
樂還有幸福,然後用更寬廣的人生去面對?
(主持人:馬雨沛,前新聞主播,現任教於淡江大學傳播系)
李家同:那我們有的時候也要現實一點。如果你的學識太差,你也不可
能快樂,也談不上幸福,是不是?如果你小學畢業的時候,國文就差得
不得了、英文也差得不得了、數學也差得不得了,因為你不唸書、你每
天玩。所以你小的時候是很快樂的,可是到了大了後你絕對不可能幸福
啊!所以有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知道,人成天要追求快樂,這個對不對?
這個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事情。
每一個人,尤其小朋友都應該知道,過份快樂的童年,往往就等於一個
不快樂的成年。我們有的時候不應該太過強調快樂這件事情。可是呢,
我們現在反過來的是,我們的教育使得太多的人是不快樂的,這個是個
問題。就是說我們的教育不該如此的打擊那些其實已經夠水準的人。這
個是我的問題。你過份的強調快樂是不切實際的事情,一天到晚講「快
樂學習」,這個是我絕對不贊成的,哪有小孩子喜歡唸書的?我現在教
一對博士班學生,有的時候我說我們今天的課停掉,他們還是高興得不
得了。(問:還是高興得像小孩一樣?)
像!像小孩一樣。而且其他教授也是這樣,我們有教授說今天的課停掉
,大家也都高興,所以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。那問題來了,能不能成天
說快樂?這是做不到的,對不對?可是一天到晚打擊學生,這個是我最
擔心的。其實我們國文考的就難得不得了。
可是其實小朋友很多都會唸書,我昨天也是在「羅那」,看到有一個小
學二年級的同學,我就隨便拿一本書給他看,他完全念得出來。其實這
個學生的國文程度就已經夠好了,可是我相信等到他去參加各種的考試
的時候,他還是覺得很沮喪。(問:那他就會有挫折?)對,所以我們
應該考那最基本的東西,他會了,就可以了。
馬雨沛:不過我想繼續闡述,這位網友他的角度應該是在於…他又提到
另外一個就是說,他覺得的快樂跟幸福可能是一個寬廣的心,可能是價
值、態度不太一樣的。所以他說,生命的意義是不是可以不是一個標準
?所以他說,我們學習的榜樣,或許可以是巴菲特、或許可以是郭台銘
,但是生命的榜樣也或者可以是證嚴法師、德蕾莎修女,甚至是李校長
。所以他講的這個快樂包括了一個人生價值學習的角度,不是只有一個
模範在那裡。
李家同:也不需要去強調這些事情。我們應該教小朋友做一個很普通的
人,他在社會上能夠生存,他將來能夠成立一個家庭,使得他的家庭能
很幸福,其實這個已經是不容易了。
馬雨沛:所以教授您對成功的定義好像是跟一般的社會大眾是不一樣的
。因為成功是一個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、現在的社會價值一個很重要的
概念。(李家同:我是非常反對的。)所以您反對這樣的概念?
李家同:我是非常反對,而且我從來沒有看過那種巴菲特的書,也沒有
看過郭台銘的書,我也沒看過這些偉大的人自己講的事。其實我有的時
候知道的很清楚,一個人還沒有蓋棺論定之前,是不值得去注意他的。
我現在看看歐巴馬總統,很多人叫我看他如何成功的書,我都覺得這個
是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情。說不定等到他做完總統,大家說他根本是一
個很不好的總統,也極為可能啊,對不對?
問題在於,我們的社會啊,其實要能夠在社會上生存,已經不是容易的
一件事,已經需要我們幫助我們的下一代,而不需要把我們的目標變成
郭台銘,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。最重要的是,能不能在社會上生存?
如果景氣不好,你還能夠撐的過去等等,這個才是最重要的。
來自:奇摩新聞
心得:
其實我很贊同李家同的說法,雖然快樂很重要但過度的快樂會毀了自己
,看看現在的競爭力就知道,你學歷沒有到就是被辭職或者是不錄取,
就是這麼現實。為什麼那些明明已經當到經理級的人卻還是要去學其他
東西?問題就在學歷不夠隨時老闆叫你回家吃自己,這就是為什麼他們會
利用晚上或者假日會去上課的原因。
不能太過於的快樂也不能夠太過於的不快樂,其實真的很難拿捏,看看現
在小學生的書或者是他們考卷就知道,我們不見得還會呢!可見現在所教的
是多麼難,很多家長認為學越多越好,其實是會讓小孩壓力很大的!其實小
孩子最想要的就是爸媽可以多多陪他。